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Decision Making for School Leaders
學校的組織結構較鬆散,學校工作者都是讀很多書也很有主見。這樣的狀況下,學校領導者的decision making難度相對較高。之前在企業界,每當面對重大決定時,主管也召開會議,但會議前會先要求與會人員先構思可行的解決方案及需要的支援,開會時主席陳述問題後,各與會人員焦點於解決進行討論,主席主要在維持聚焦及做出暫時性結論。我記得電廠有一次必須決定如何趕上特定進度以取得業主當期的支付款項,在一個多方通話的電話會議後,專案經理決定讓一項已組裝完畢的設備,空運來台,這其中所牽涉的成本效益複雜度自然不在話下。學校組織的decision making,討論、諮詢、形成共識所需的時間應該更多,否則產生的雜音可能就注定了決策執行的不確定性,例如這次新政府引起廣泛關注的人事任命,雖然我們不知道決策過程,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如果發佈之前就引發討論,決定者的空間及思考可能更全面。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Working Teams in Schools
將組織視為一個團隊有許多好處,最重要的是成員因為參與而了解運作目標及事項,因為隸屬而願意執行、學習、以及把事情做得更好。依據團隊的形式可分為長久型及臨時型,前者為了組織例行運作而設立,例如學校中課程或教學運作,後者則為了達成特定短期目標或解決問題而設立,例如新年度的招生團隊或為特定申訴案件成立委員會。作者認為團隊中的連結(bonding)及凝聚力(cohesiveness)是決定團隊品質最重要的兩個因素,連結與隸屬形成團隊氛圍,讓成員看到目標、感受意義、體會自信、引發熱情忠誠,使成員願意投入時間及所學。我很同意作者的看法,具有連結與隸屬是個有力量的團隊,比各自為政的團隊更有機會達成任務,但是我認為重視績效、量化管理在這樣的團隊中更不可或缺,因為稍為多一些的正向聯繫,可能讓團隊忽略可能的問題,例如過度同理成員無效運作的背後動機,有時這種基於情感的互相體諒,會降低運作效率,這種情形我認為有效的方法是讓績效量化,由具體指標呈現的客觀現象,作為彼此督促的依據。因此重視績效與連結凝聚對團隊來說是相輔相成的。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學校本位領導(SBM)是一種權力分享式的管理,管理階層以及董事會讓校長、學校行政人員、老師等參與管理學校預算、課程規劃、人事決定等的決定程序,1980年代以降,SBM是教育改革中最普遍的策略。相對於集權式管理,SBM有沒有效?我個人認為開明專制是最有效率的管理制度,例如學校董事會可直接要求校長執行好政策,無法參與決策的其他人員因為缺乏參與感,只需執行命令,雖然省去對話、辯論、或取得共識的時間,可能養成組織人員被動的態度。教育是個需要熱情的行業,被動造成熱情減損,共識產生生命情感,效率與共識孰輕孰重需要董事會及校長的取捨。實證研究結果指出SBM潛在正向影響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提升教材、教學方法、組織間的溝通等,屬於中介變項。如果學校願意執行實行SBM,董事會或校長願意分享權力、願意溝通,也許政策無法立竿見影,但我認為長期看好,因為漫長的討論說理過程容易讓人真心融入,成員的真心融入帶來忠誠,屆時學校有機會形成有機體,有效運作。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Principal Mentoring 閱後心得
校長的養成除了學習理論還包括真實場域的經驗,實習是準校長們獲得經驗的方式。然而怎麼樣實習才有效呢?本文提出適配度、弱勢族群、以及實習期間三個必須考慮的因素。研究發現適配度是個重要的因素,適合的學校及校長督導,足夠的實習時間,都關係著準校長是否能獲得實務性知識、以及管理學校得適當行為。就適配度向度而言,核心思考與行動方式的適配是重要的,因為彼此相似可以減低磨合,實習校長可以不費力的學習到實際經驗及以習慣的行為方式採取行動,Haberman Urban Principal Selection Interview測量校長們的核心信念,是用於配對的有效工具。此外,地區也是個重要的適配因素,因為相同地區得學校,通常面臨相似的機會、需求與問題。現在慢慢有些女性或少數族裔的準校長出現,如何給這些準校長有效的實習是美國教育界在考慮的議題,台灣的女校長已經超過半數,原住民準校長實習問題可能才需要注意。至於實習時數,美國各學校的要求不一,但作者認為實習不必是準校長才需要經歷,正式校長間的相互交流也有利於增強經驗提高視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