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Working Teams in Schools
將組織視為一個團隊有許多好處,最重要的是成員因為參與而了解運作目標及事項,因為隸屬而願意執行、學習、以及把事情做得更好。依據團隊的形式可分為長久型及臨時型,前者為了組織例行運作而設立,例如學校中課程或教學運作,後者則為了達成特定短期目標或解決問題而設立,例如新年度的招生團隊或為特定申訴案件成立委員會。作者認為團隊中的連結(bonding)及凝聚力(cohesiveness)是決定團隊品質最重要的兩個因素,連結與隸屬形成團隊氛圍,讓成員看到目標、感受意義、體會自信、引發熱情忠誠,使成員願意投入時間及所學。我很同意作者的看法,具有連結與隸屬是個有力量的團隊,比各自為政的團隊更有機會達成任務,但是我認為重視績效、量化管理在這樣的團隊中更不可或缺,因為稍為多一些的正向聯繫,可能讓團隊忽略可能的問題,例如過度同理成員無效運作的背後動機,有時這種基於情感的互相體諒,會降低運作效率,這種情形我認為有效的方法是讓績效量化,由具體指標呈現的客觀現象,作為彼此督促的依據。因此重視績效與連結凝聚對團隊來說是相輔相成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