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學校本位領導(SBM)是一種權力分享式的管理,管理階層以及董事會讓校長、學校行政人員、老師等參與管理學校預算、課程規劃、人事決定等的決定程序,1980年代以降,SBM是教育改革中最普遍的策略。相對於集權式管理,SBM有沒有效?我個人認為開明專制是最有效率的管理制度,例如學校董事會可直接要求校長執行好政策,無法參與決策的其他人員因為缺乏參與感,只需執行命令,雖然省去對話、辯論、或取得共識的時間,可能養成組織人員被動的態度。教育是個需要熱情的行業,被動造成熱情減損,共識產生生命情感,效率與共識孰輕孰重需要董事會及校長的取捨。實證研究結果指出SBM潛在正向影響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提升教材、教學方法、組織間的溝通等,屬於中介變項。如果學校願意執行實行SBM,董事會或校長願意分享權力、願意溝通,也許政策無法立竿見影,但我認為長期看好,因為漫長的討論說理過程容易讓人真心融入,成員的真心融入帶來忠誠,屆時學校有機會形成有機體,有效運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學校本位管理的心得分享深刻,但若能與老師上課講授內容的心得結合來撰寫,應該會收穫更大!加油!
張貼留言